想干嘛?德国拟重新评估苹果手机来宾麻将外挂对华贸易政策
最佳回答
“苹果手机来宾麻将外挂”想干嘛?德国拟重新评估苹果手机来宾麻将外挂对华贸易政策
中欧贸易关系因稀土、安世半导体等事件紧张加剧之际,德国政府被曝正以“安全”之名,酝酿调整对华贸易政策。
据路透社11月8日看到的一份动议,德国政府计划重新评估对华贸易政策,内容涉及能源、原材料进口以及中国在德国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投资,并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向德国议会进行报告。
报道指出,有关计划出台之际,正逢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贸易紧张关系加剧。
根据这份动议,该委员会将审查“德中之间与安全相关的贸易关系”,并向政府提出建议。据报道,该动议是由德国总理默茨领导的保守派联盟及其联合执政伙伴社民党共同提出的。
该动议很可能在下周五(11月14日)获得通过,随后不久,由十余名学者、行业协会、工会及智库人士组成的委员会也将成立。
路透社称,几十年来,德国一直将中国视为在推动开放型全球贸易体系方面的“天然盟友”,这一体系曾助力德国制造业蓬勃发展。但近期的一系列冲击,包括中国加强稀土管制措施引发德国对关键汽车产业供应链的担忧,促使德国重新思考对华贸易关系。
据报道,新的委员会将每年向德国议会提交两次报告。
“该委员会的目标是从法律、经济和政治角度审视是否需要调整对外贸易规则。”动议中写道。此外,该委员会还将研究其他国家和中国的贸易关系。
![]()
德国总理默茨 资料图
面对中国产业发展壮大,美西方不断强化保护主义举措,大开历史倒车,德国政府也不惜背离传统自由贸易路线。
本周早些时候,默茨宣称支持提高对中国钢材的关税,以保护本国陷入困境的行业。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这与默茨在野时反对欧盟对华加征关税的立场180度大转变。
与此同时,默茨承认,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与德国“以往认为正确的做法不同”,但他坚称今日不同往昔,必须保护自己的市场和制造商。
11月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Nagel)宣称,欧洲需让中国清楚其行为正受到密切审视,且欧洲的核心产业必须得到保护。他还扬言,一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持续恶化,欧洲应考虑采取相应报复措施。
上个月,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以“目前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为由,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外界认为,这表明双方在贸易与安全问题上的紧张关系正在上升。此举亦引起德国社会广泛忧虑。
瓦德富尔10月27日“找补”称,他只是“推迟”访华,并非取消,将尽快与中方通话并重新安排行程。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今年以来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根据德国官方初步统计,今年1月至8月,中国取代美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其中,德中贸易额达到1634亿欧元,略高于德美之间的1628亿欧元。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重启关税政策导致德国对美出口下滑,而德国从中国的进口则大幅增长。
分析指出,这一趋势反映了欧洲对华“去风险”战略的局限性,中国对德国的贸易影响力已重新回到顶峰。
眼下,德国经济已连续三年面临增长停滞。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7日表示,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德关系,中德作为大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双方合作互惠互利。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双方更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推动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延伸阅读
当地时间10月31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披露称,在无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中方对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问题之际,欧盟正在考虑其他多种方案,其中一项是被官员称为“实物”关税( “in-kind” tariff)的规定。
据称,欧盟正在考虑的这项新贸易措施,将要求部分中国出口商在向欧盟出口特定商品时,必须向欧盟的库存提供关键原材料。
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称,负责欧盟贸易事务的欧盟委员会正在讨论的其他方案,还包括对中国依赖的商品和服务实施有针对性的出口限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尚未做出任何决定,任何措施都需要欧盟委员会内部达成一致,并获得主要成员国的支持,而因担心贸易争端升级,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盟成员国一直不愿对中国采取报复措施。
![]()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23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埃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交谈
彭博社称,对于这一报道内容,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拒绝置评。
报道称,自今年4月以来,中方一直对稀土磁铁进行出口管制,这些物品广泛应用于从电动汽车电池到国防制造的各个领域。报道炒作渲染,此举对欧洲工业构成“重大威胁”,而此时欧盟正努力实现供应链多元化,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10月30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联合安排答记者问时,介绍了中美经贸团队通过吉隆坡磋商达成的成果,其中:美方将暂停实施其9月29日公布的出口管制50%穿透性规则一年。中方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相关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并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
此前,中方曾于10月9日公布涉及稀土的出口管制新规,据知情人士透露,如今此举缓解了欧盟的部分担忧,并降低了欧盟立即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欧盟内部正在就潜在的应对措施进行讨论。彭博社称,中方贸易官员代表团近期将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同行会晤,欧盟正在寻求一种能够为进口商提供稳定供应和更大确定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建立长期许可证制度。
此外,欧盟正在制定一项应急计划,以应对供应链可能出现的任何突发中断,并推进旨在保障和多元化供应的长期举措。欧盟也是七国集团(G7)拟建立的关键矿产联盟的成员,该联盟旨在就供应协议、储备协议和资源共享进行合作。
10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提问称,美方昨天表示,中方宣布将暂停实施10月9日公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请问这适用于所有国家,还是仅针对美国?
“具体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询问。”郭嘉昆表示。
此前,在10月3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还提问称,美方表示,中方同意暂停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发言人能否介绍具体情况?中方仅暂停实施10月份出台的管制措施,还是连同4月份出台的管制措施一并暂停?
对此,郭嘉昆表示,中方已经发布了中美元首会晤的消息稿,你可以查阅。两国经贸团队就重要经贸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共识。双方团队要尽快细化和敲定后续工作,将共识维护好、落实好。
对华贸易关系,一些西方政客始终放不下那套傲慢和偏见。
就在当地时间11月7日,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Nagel)再度放话称,一旦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持续恶化,欧洲应考虑采取相应报复措施。
据彭博社报道,纳格尔当天声称,欧洲需让中国清楚其行为正受到密切审视,且欧洲的核心产业必须得到保护。
“欧洲必须想想,当局势进一步升级时,我们是否需要采取报复措施,”他在法兰克福说,“但我的看法是,首先至关重要的是双方进行沟通。我认为我们应更深入地了解当前的实际情况。”
早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引起广泛忧虑,不久后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克林拜尔计划于11月中旬“救场”访华。
此次纳格尔将随同克林拜尔一同出访中国。他希望此次行程能为改善双边关系提供契机。
“我认为,以合作的态度展开对话,是我们解决过往各类紧张局势的最佳方式。”他说道。
![]()
德国中央银行行长阿希姆·纳格尔 资料图
报道称,欧盟方面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等贸易限制措施表示担忧,并寻求保护其产业免受中国产品冲击。
纳格尔近期多次就涉华贸易问题发表观点。他在英国伦敦接受采访时声称,欧洲各国政府在关税问题、对华竞争等议题上绝不能“自满”,与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该“让所有欧洲企业清醒了”(aneye-opener)。
10月24日,纳格尔重申类似立场。他当时表示,希望欧洲能够克服与中国的贸易困境,但也应做好在必要时采取“强硬行动”的准备。
“我认为,这个报复问题,最终必须由政治因素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报复是不是正确的策略?”他当时在“柏林全球对话会议”上称,“最好是达成某种协议,达成某种共同谅解,以应对整个局势。”
他又补充道:“我希望仍有一些回旋余地,或许还能找到某种合作精神。”“如何处理与中国之间的局势?现在还有一些时间去解决,让我们拭目以待。”
纳格尔的强硬姿态其实并非个例。
譬如在10月23日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会议期间扬言,如果欧盟无法就中国计划实施的关键原材料出口管制寻找出解决方案,各成员国应当考虑动用欧盟最有力的贸易工具来应对此事。
欧洲领导人屡屡对华放狠话,甚至威胁动用被视作贸易“核选项”的“反胁迫工具”,暴露出欧盟在贸易政策上说一套做一套的“双重标准”,及其内部因战略焦虑而导致的决策混乱。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应约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就出口管制、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中欧经贸重点议题深入交换意见。
王文涛表示,关于稀土出口管制问题,中方近期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中方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一直为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
王文涛表示,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欧方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的大局出发,尽快提出妥善解决办法。
谢夫乔维奇称,欧方理解中方出于国家安全和国际共同安全考虑,出台稀土相关出口管制措施。措施实施过程中,希中方可加快审批欧企申请。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欧方愿在必要时积极协助荷中双方加强沟通,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