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吹上了:25年来美国第一块,结束功夫麻将外挂中国“卡脖子”...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11-09 07:51:00

最佳回答

“功夫麻将外挂”这就吹上了:25年来美国第一块,结束功夫麻将外挂中国“卡脖子”...

面对难以撼动的中国稀土产业优势,美国某些政客的“脱钩”执念,已然演变成一场场政治行为艺术。

在特朗普夸口美国将在“一年后”拥有大量稀土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吹上了。

11月7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县,贝森特走访了eVACMagnetics公司新建的一处稀土矿物加工中心。他在那里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时称,该中心将有助于降低成本,打破中国对该行业“卡脖子”的局面。

“这是25年来美国制造的第一块(稀土)磁铁,我们正在结束中国对我们供应链的卡脖子。”

他在节目中称,稀土磁铁是几乎所有现代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智能手机和汽车到风力涡轮机、战斗机和导弹系统都是这样。

“多亏了像eVAC这样的公司,我们终于再次获得独立。”贝森特颇为激动,他还将这一稀土矿物加工中心与更广泛的经济复苏和就业创造联系起来,并预测美国制造业将在2026年和2027年持续“腾飞”。

贝森特接受福克斯商业频道采访

看起来,贝森特目的明确。

他不断给老板特朗普“拍马屁”,把此事归功于特朗普关于稀土资源的行政命令,顺便表扬了一下共和党籍南卡罗来纳州州长亨利·麦克马斯特(HenryMcMaster),称其帮助加快了州政府的审批流程,仅用了八周时间就获得了批准。

他还称,特朗普致力于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这不仅意味着高薪工作,也关乎国家和经济安全”。

他说,大约800名建筑工人参与了该工厂的建设,预计随着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工厂规模可能会扩大“六到十倍”。

借着这个机会,贝森特不忘攻击前任拜登政府,又借势在物价和工资方面吹捧特朗普政府的政绩。

只不过贝森特基极尽吹嘘,也没法让美国产业面露喜色。

毕竟听到这里,人们已经意识到,贝森特此言不过又一次美式“赢学”的体现,政治宣传的象征意义,远大于经济现实,更暴露了美国深层的焦虑与依赖。

中方多次就稀土出口管制问题强调,相关措施是依法依规完善中国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做法,体现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国担当,中方致力于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其实,中国的真正优势并非“卡脖子”,而是完整、开放、市场化的体系。

中国目前占全球稀土加工能力的80%以上、磁体生产的90%以上。美国虽拥有像芒廷帕斯这样的稀土矿,但长期缺乏中下游冶炼与分离技术,产出仍需送至中国加工。

显然,所谓“美国磁体”的生产,其技术成熟度、成本和规模都无法与中国成熟产业链相提并论。

近段时间以来,已有一众美西方业内人士坦承,摆脱对华稀土依赖,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澳大利亚和美国专家分析称,美国要建立安全、独立的供应链,需要10至20年时间。

美国诺维昂磁业公司(NoveonMagnetics)联合创始人斯科特·邓恩早前向美媒透露,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宣布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他接到过大量咨询电话,“客户不仅要求按原计划推进,还希望将原定产量提升数倍”。

话及此处,邓恩面露难色,“部分客户的需求标准,是中国几十年产业积累才能做到的。”

《华尔街日报》10月28日的一篇报道同样注意到西方的稀土投资热潮。报道称,中方的震慑性举措,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稀土产业的复苏。

然而,且不论重建西方稀土供应链本就需要时间,更何况该行业此前就已经经历过多次“虚假繁荣”。事实就是,中国以外的稀土行业,在经验和专业技术方面都存在缺口。

一块被大肆渲染的磁铁,映照出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战略焦虑。但真正的供应链安全绝非作秀和孤立主义,而是基于市场规则的互利共赢。

对美国政客来说,不如放下那股傲慢和偏见,以务实的姿态,坐下来跟中国好好谈吧。

延伸阅读

美媒炒作:不止稀土 中国还有三招能掐住美国脖子

中方一再强调,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依法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但美方仍执着于翻炒稀土供应“武器化”论调,并将这种所谓“威胁”渲染至更多领域。

美媒《华尔街日报》4日报道借机炒作,称中国凭借数十年产业政策布局,构建起供应链主导地位。其通过关键稀土矿产流通管制,迫使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寻求谈判并达成“休战”协议。

文章进一步危言耸听,宣称中国的“手段”远不止关键矿产,在锂离子电池、成熟制程芯片和医药原料药三大领域同样占据的绝对掌控地位,也足以对美国“卡脖子”(chokehold)。

首先是锂离子电池。美媒强调,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谁掌控了这一领域,谁就将在汽车技术和绿色能源领域占据优势。”

目前,全球前两大电池生产商均为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即便电池在其他地区生产,其核心组件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中国。

据惠誉方案(Fitch Solutions)下属基准矿物情报公司(BMI)数据,中国供应商生产了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在锂等原材料的精炼化工产品领域,中国企业占63%的市场份额,同时还控制着80%的精炼钴供应和98%的精炼石墨供应。

2025年五大锂离子电池电芯制造商市场份额:排名依次为宁德时代、比亚迪、LG能源解决方案、亿纬锂能、三星SDI 《华尔街日报》制图

这一优势源于中国的产业布局:2015年,中国宣布扩大本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目标,为数百家电车企和电池厂商打开空间,2015年至2019年间还鼓励本土车企使用经认证的国产电池。

今年,中国进一步采取措施巩固主导地位,防止其技术流向竞争对手。7月,商务部会同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对部分锂离子电池制造相关技术的海外转让实施许可管理;10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又公布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决定。

其二是半导体领域。报道指出,目前中国占据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熟制程半导体产能,这类芯片虽生产难度低于尖端芯片,却是汽车、消费电子和国防等行业的关键组件。为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半导体制造能力。

与此同时,镓、锗等广泛应用于各类芯片及光伏电池的矿产,中国也占据供应优势。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9%,且是全球锗的主要生产国。2023年,中方已宣布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要求相关产品出口需获许可证。

各地区成熟的芯片制造能力

颇为双标的是,《华尔街日报》一面炒作中国成熟芯片存在所谓“产能过剩”的担忧,一面在提及荷兰强占中资半导体企业安世半导体、引发全球汽车芯片断供“停产潮”时,倒打一耙指责中方,将部分汽车制造商关闭工厂的后果归咎于中方,对真正需负全责的荷兰方面却轻描淡写、避而不谈。

其三为医药行业。报道称,虽然美国药店或柜台上销售的药物通常不会标注“中国制造”,但其原料药或生产原料药所需的前体化学品,往往由中国供应。

比如,美国进口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就大多来自中国,这两种物质分别是泰诺(Tylenol)和艾德维尔(Advil)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国也是抗生素原料药的重要生产国。

尽管美国品牌药多进口自欧洲,仿制药则严重依赖印度,但印度生产仿制药所用的大量原料药,其源头仍在中国。

2024年美国活性药物成分的进口量:依次为布洛芬、四环素类抗生素、维生素C、对乙酰氨基酚、青霉素

中国在该领域的布局同样清晰:2015年将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列为产业发展重点,在最近公布的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则再次强调,在未来五年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

更令人不齿的是,谈及医药领域时,《华尔街日报》竟毫无感恩之心地无端臆测称,也许是意识到将医药作为政治工具的敏感性,中国并不经常威胁要切断对美国的药品供应。但在新冠全球大流行期间,如果想让美国轻易被病毒击倒,中国只需要限制医疗物资出口即可。

这完全是对中国全球抗疫贡献的恶意污蔑:作为疫情防控的前锋,中国在自身防疫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向美方捐赠了大批防疫物资,还积极协助美方在华采购急需用品。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3月1日至10月18日,中国对美累计出口口罩377亿只,平均每个美国人有100多只口罩,另外还有外科手套7.4亿双,防护服5.6亿套,护目镜4154万副,呼吸机11701台,为美方抗疫提供了实打实的关键支持。

这般卑劣下作的炒作伎俩,恰恰反衬出中国“稀土牌”的反制力度。这一记精准反击,让美方切实尝到了难受的滋味。

美国《纽约时报》3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道,中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家建设自给自足,减少对西方进口的依赖,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在稀土、抗生素原料、电气设备等领域建立起对西方“卡脖子”的能力,美国遏制中国已变得愈发困难,“二十年来持续推进的自力更生战略,打造了中国应对冲突的堡垒。”

文章称,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初期,美国官员普遍对可能被中国“卡脖子”不屑一顾。特朗普企图利用关税减少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依赖,并防止中国的“过剩产能”冲击美国经济。但他的努力遇到了障碍:中国早已在努力让自身经济摆脱对美国的依赖。二十年来,中国一直在系统地追求经济自给自足,不仅掌握了可对美国经济施压的“卡脖子”要害,也让华盛顿更难遏制中国。

如此一来,美国的报复手段更少了。为了迫使中国放松稀土出口控制,特朗普政府只能威胁限制中国仍高度依赖的少数美国出口产品,如飞机零部件。

文章注意到,今天,中方仍在进一步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提出“完善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广泛的产业基础可以打造“经济安全的堡垒”。

上月召开的重磅会议也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尚在广泛的商品领域依赖进口。当时中国生产的汽车、电信设备、发电设备和其他制成品难与进口产品媲美,这促使许多中国公司和消费者偏爱进口产品。

但从那时起,中国在这些以及许多其他商品的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金壮龙去年7月表示,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美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中国问题专家布拉德·塞策说:“除美国公司设计但未在美国制造的最先进芯片外,中国已相当成功地逐步将美国产品排除出本国供应链。”

中方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令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对华挑衅尽数铩羽,其色厉内荏的本质也暴露无遗。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早前在一篇评论文章中直言,“特朗普在对华贸易战中败北”。

他说,美国经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远远超过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这位美国总统严重失算,发动了一场注定输掉的贸易战,把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给搞砸了。

他感叹,中国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未来也将持续掌握着对美国的优势,美国要付出的代价可能不仅是输掉了贸易战,还会在未来几年失去部分全球信誉和影响力。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