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阜新麻将外挂控制尾数”规划建议,提到哪16个“强国”
最佳回答
“阜新麻将外挂控制尾数”“十五五阜新麻将外挂控制尾数”规划建议,提到哪16个“强国”
“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12项战略任务时,提到了16个“强国”的目标——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部分,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
在“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部分,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部分,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部分,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分,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在“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部分,提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推进旅游强国建设”;
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部分,提出“建设能源强国”。
此外,《建议》还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平安中国”的目标。
透过这16个“强国”,可以更好展望“十五五”时期中国发展新图景。我们不妨从三个维度来理解和把握。
其一,为何提出这些“强国”目标?
“强国”,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在某一方面的国力强大起来。把一个个“强国”建设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才有扎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比如“制造强国”。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不少产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还不够多。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深耕实体经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才能掌握发展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再如“金融强国”。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不好,可能使经济发展受挫。因此,我们必须在“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金融体系的关键支撑。
其二,建设这些“强国”,我们拥有怎样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许多“强国”的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也为“十五五”时期的接续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制造强国取得新进展。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020年的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5万亿元,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交通强国迈出新步伐。截至2024年底,全国超1/3的省份实现了市市通高铁,超2/3的省份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
科技强国迸发新动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十四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十位。
教育强国收获新成效。建成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截至2024年底有246个区县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等教育累计向社会输送5500万人才,75%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来自高校;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7亿多学习者。
其三,建设这些“强国”,还需付出哪些努力?
“十五五”规划建议既是任务书,也是路线图,16个“强国”建设都有对应的谋划和部署——
《建议》将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等“产业端”的强国目标排在了首位,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从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四方面部署了守牢实体经济根基的任务。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分别进行了部署,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建议》主要部署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四项任务,从而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重点在促进外贸提质增效,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建设能源强国,要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推进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海洋强国,关键在于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
强国不仅体现在硬实力,而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统一。除了这些“强国”,《建议》还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等目标,每一条都落在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让我们锚定“强国”目标,只争朝夕、奋发进取,不懈努力、接续奋斗,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刘温馨)